欢迎光临澜湄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综合信息平台!
澜湄农业农资经贸技术综合信息平台
“澜湄农业情”之缅甸篇
发布时间: 2022-03-23来源: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

在2022年第五个“澜湄周”到来之际,为庆祝澜湄合作启动六周年,展示澜湄合作在农业农资经贸领域的积极成果,中国东盟农资商会作为近年澜湄合作基金项目的实施单位,特推出“澜湄农业情”——庆祝2022年“澜湄周”系列活动。

本期为大家带来“澜湄农业情”之缅甸篇。

导语:缅甸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侧,是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 676578 平方公里。缅甸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毗邻,东南与泰国和老挝相连,西南濒临印度洋的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地势北高南低,以山地、高原和丘陵为主,大河的中、下游为平原,山川为南北走向。北部高山区海拔 3000 米以上,东北部为掸邦高原。

从气候条件上来看,缅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国土的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热带,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北,处于亚热带。环绕缅甸东、北、西三面的群山和高原宛如一道道屏障,阻挡了冬季亚洲大陆寒冷空气的南下,而南部由于没有山脉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可畅通无阻。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

缅甸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农作物尤其是热带作物的种植。其中以水稻、豆类、芝麻的种植为主。

一、缅甸农业农资发展现状

(一)缅甸农产品情况

缅甸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大米)、豆类、芝麻、玉米、橡胶、小麦、甘蔗等。主要农作物种植现状如下:

表1  2020年缅甸主要农作物种植现状

作物

耕作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单产(千克/公顷)

大米

665.5

2509.6

3771.1

豆类

334.9

305.3

911.6

小麦

5.9

11.1

1877.2

芝麻

150

74.0

493.3

橡胶

32.4

25.9

801

甘蔗

18

1189.3

66074.6

玉米

52.7

203.8

3868.5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

缅甸土地资源丰厚,有适宜农作物耕作的气候环境,南部地区的伊落瓦底三角洲,是肥沃的冲积平原,尤其适合大米种植。作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粮食作物,水稻一直是缅甸政府投入政策支持和生产资料最多的农产品。目前,缅甸是全球第七大大米生产国,年产量约1400-1500万吨,同时也是第7大大米出口国,每年出口大米200-300万吨。

豆类是缅甸第二大农作物,同时也是缅甸主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总值占缅甸农业总产值约15.1%,是缅甸第二大出口商品(仅次于天然气),约占缅甸农产品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缅甸出产豆类主要有干豆、木豆、鹰嘴豆、黄豆等,主要种植区域位于缅甸中部地区。

芝麻是缅甸种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缅甸芝麻的主要产区是曼德勒省、马圭省、实皆省等少雨地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出口70%流向中国市场,主要通过木姐105码贸易区和清水河口岸出口。缅甸芝麻产量虽位居世界先列,但单产仅约为中国芝麻单产的50%,下表给出了2018-2020年缅甸与中国芝麻种植面积及单产数据的比较。

表2  2018-2020年缅甸与中国芝麻种植面积及单产数据比较

年份

缅甸

中国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产(千克/公顷)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产(千克/公顷)

2018

149.2

479.6

26.2

1645.3

2019

150.5

494.6

28.9

1617.4

2020

150.0

493.3

27.6

1618.4

玉米也是缅甸主要出口创汇农作物,扣除缅甸国内的消费,每年都有大量出口。近年来缅甸玉米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逐年递增,下表给出了2016-2020年缅甸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单产数据。

表3  2016-2020年缅甸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及单产

年份

种植面积(万公顷)

产量(万吨)

单产(千克/公顷)

2016

48.8

183.0

3750.5

2017

50.0

190.7

3813.8

2018

51.9

198.3

3821.3

2019

51.6

198.7

3850.5

2020

52.7

203.8

3868.5

(二)缅甸肥料等农资产品现状

缅甸国土内有天然气和石油资源,配套建有尿素生产装置,实际产能约8-10万吨左右,其他肥料基本依赖进口,进口依赖度超过80%。

缅甸国内主要使用尿素、重钙、氯化钾及少量复合肥,其中尿素主要来自卡塔尔、伊朗、印度尼西亚等地;磷肥主要来自中国和泰国等地,钾肥主要来自俄罗斯和德国等地。

缅甸国内肥料需求分布不均,需求主要集中在 Sagaing(实皆)、Magway(马圭)、Mandalay(曼德勒)等地,与中国接壤的克钦邦、掸邦(南、北、西)肥料需求约为总量的 1/4,但由于克钦邦和掸邦属于自治邦,不在缅甸本部序列,且政治形势复杂,肥料供应多以中国边贸为主。

(三)缅甸对农业、农资领域发展的鼓励扶持政策

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命脉,其产值约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0%。缅甸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尤其是稻米的生产,对发展稻米生产采取多项措施:制定提高稻谷产量计划、开发水洼地种植计划、将一年两季发展为三季种植计划、鼓励发展良种培育、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率、提倡科学种田和推广农机具使用。为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和促进农业发展,缅甸政府还加大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的建设力度,调整稻谷收购政策并免除了农机、农药、良种和化肥的进口关税。

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缅甸制定了发展农业的基本方针:①根据市场需求促进食品和农业生产;②扩大耕地面积,保护农民权利;③鼓励私营经济参与农业发展。并特别采取措施争取大米生产盈余,食用油供应自给,建立工业作物和豆类生产供出口。为此还制定了五条战略措施:开发新农业土地,提供充足灌溉用水,提供农业机械化支持,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使用良种。

新冠疫情之下,农业成为缅甸促进其国内经济复苏的一张“王牌”。在《2020-2021财年国家计划法》中,缅甸制定了使农业领域增长2.2%的目标。2021年12月,缅甸宣布启动预估市值2亿美元的国家粮食和农业系统项目(NFASP),旨在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产种类,借此打通具有高额回报的目标市场。

缅甸政府的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中,农业也是排在第一位的,明确了农业、养殖业是其他经济领域发展的基础,必须用世界先进的技术、科学扎实推进。缅甸农业部作为推进这项战略的主要部门,正在围绕农业增产增收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农业产业经济等,在一定范围,支持有能力有水平的农业养殖业商人及私营企业发展高水平农业。

二、缅甸和中国的农业农资合作进展及成果

(一)中缅农业贸易合作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中缅两国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中国连续多年是缅甸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缅甸主要出口大米、各类豌豆、芝麻、玉米、果蔬、干茶叶、水产品、橡胶、宝石和动物产品等到中国。与之相对应,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为机械材料、塑料原料、化学机械加工原料、消费品和电子工具。2017年-2020年,中缅双边贸易额呈上涨态势,2021年受疫情影响,中缅贸易总额较2020年略有降低。

表4  近年来中缅双边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贸易总额

(亿美元)

同比(%)

从缅进口

(亿美元)

同比(%)

对缅出口

(亿美元)

同比(%)

2017

135.4

10.2

45.3

10.5

90.1

10.0

2018

152.4

13.1

46.9

3.6

105.5

17.9

2019

187.0

22.7

63.9

36.2

123.1

16.7

2020

188.9

1.0

63.4

-0.8

125.5

1.9

2021

186.2

-1.4

80.8

27.4

105.4

-16.0

农业合作是中缅双边合作的一大亮点。农产品贸易方面,随着澜湄农业合作的不断深入,中缅农产品贸易发展呈向好态势,2021年,中缅农产品贸易总额较2019年增长9%。

表5  近年来中缅农产品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农产品贸易总额

(亿美元)

从缅进口

(亿美元)

对缅出口

(亿美元)

2019

11.51

4.8

6.71

2020

13.87

6.4

7.47

2021

12.55

7.59

4.96

肥料方面,缅甸主要依赖进口。2017-2020年,中国对缅出口肥料总额不断上涨。2021年,受疫情影响以及中国化肥出口政策的调整,对缅出口肥料总额较2020年小幅下降。

表6  近年来中缅肥料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中国对缅出口肥料额

(亿美元)

同比(%)

2017

1.52

22.6

2018

2.03

33.5

2019

2.84

39.9

2020

2.92

2.8

2021

2.13

-27.0

农药方面,缅甸农药长期依赖从泰国、越南以及中缅边贸进口。2018-2020年,中国对缅出口农药数量和金额不断上涨。2021年,受疫情影响,农药出口受到一定冲击,对缅出口农药数量和金额较2020年小幅下降。

表7  近年来中缅农药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年份

中国对缅出口农药数量

(万吨)

同比(%)

中国对缅出口农药额

(万美元)

同比(%)

2018

2.21

-3.9

6448

18.4

2019

2.90

31.2

8298

28.7

2020

3.75

29.3

9714

17.0

2021

3.04

-18.9

9122

-6.0

 

(二)中缅农业合作范围广泛

中国一直以来对中缅农业合作高度重视,援助力度大,涵盖范围广。目前多家中资企业在缅甸进行中缅农业合作项目或拟开展中缅农业项目,合作的内容不仅涉及品种和类别众多的农产品生产领域,同时涉及跨国农产品贸易、跨国农业投资、农业科技研发、农业应用科技成果转让和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截止2021年底,澜湄合作专项基金已支持缅方实施4批72个项目,缅甸是获得支持项目数量和资金量最多的国家。其中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实施的项目28个,旨在:(1)帮助缅甸扩大农产品对华出口,中国是缅甸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之一。(2)帮助缅甸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澜湄合作基金支持了缅甸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果蔬安全优质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有效助缅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帮助农民创收增收。(3)帮助缅甸实现农村发展。中国将在双边和澜湄合作等多边机制下,分享农业现代化、脱贫减贫、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经验,帮助缅甸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目标。

此外,为促进中缅两国的农贸便捷通畅,中缅两国已签署了大米、碎米、活牛等出口检验检疫协议。玉米出口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已通过中国相关部门的审批正在尽快落实签署,香蕉出口的协议也在推进中。关于稻谷、红薯出口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缅方已向中国发送了草案。目前缅甸渔产品主要出口方向也是中国,将尽快落实关于渔产品《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三、 中缅农业合作前景展望

(一)加强中缅宏观政策协调,确保农业农资合作机制稳定运行

政府作为职能部门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但在引导企业发展、创造企业运行环境、建立公共设施、提供信息政策服务、鼓励和吸引外资等方面,中缅两国政府可不断加深涉农相关的尝试和创新,大力发展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和两国发展趋势的农业相关产业和项目,对农业农资合作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不断放宽投资限制,简化投资融资、申请审批程序,鼓励优势产业先发展。争取在“澜湄合作机制”下形成一批合作交流项目、合作交流企业、合作交流产业,并将其制度化、体制化、常态化。

(二)以技术合作交流为纽带,推动中缅农业农资经济合作

中缅两国对农业科技研发和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支持农业经济合作的作用高度重视。水稻、豆类、玉米是缅甸的主要粮食作物,中缅可加强这些产品的新品种培育合作研究,加强主要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交流,提升缅甸农业生产综合管理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特别是以水稻为重点,充分利用中国杂交水稻的国际领先优势,结合缅甸启动的国家出口战略,大力开展优良品种试验示范和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同时,通过技术交流,逐步培育起缅甸的生产消费习惯,带动中国农资产品和行业的输出。

(三)充分挖掘RCEP红利,提升中缅农业农资贸易水平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中缅农业农资合作提质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根据RCEP协定,中国对缅甸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的比例为90%以上,缅甸对中国产品关税最终降为零的比例为86.3%,将大大降低农业农资产品国际交易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实惠。企业可利用协定项下的减免关税待遇和便利通关条件,扩大双边贸易,借助协定宽松的原产地规则,扩大对缅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投资,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农业产业链合作。

结语:缅甸对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规划态度积极,正通过优惠关税等政策增强自身投资吸引力,并与周边国家加强互联互通。2014 年11 月,缅甸作为第一批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了由中国倡议发起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缅甸基础设施建设及中国企业参与缅甸投资开发带来融资便利。2022年1月1日,包含缅甸在内的RCEP正式生效,相关规则将使企业投资缅甸更加便利,缅甸也有望因此获得优化其农业产业结构的契机。相信未来在RCEP框架下,中缅农业农资合作将有更大潜力。


cacac2015@163.com

010-59337912,010-59337918

+